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

吴顺明:一路前行 终有所成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22-10-17
字体:【】 【打印颜色:

“2020年综合测评排名第二,获评自硬公司型材事业部‘双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参加自硬公司技能竞赛在200名参赛者中获得第7名;2021年参加中钨高新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硬质合金精加工工种第一名……”吴顺明的2020年、2021年结满了硕果。

吴顺明,中钨高新所属自硬公司型材事业部的一名“85后”技能骨干,自2010年进入事业部以来,12年里的各种图纸、多种机床、各种挑战把当初略显青涩的“小吴”磨砺成了如今的“吴师傅”。

脚踏实地:扎根扎深与成长相辅

2010年,吴顺明从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自硬公司型材事业部成为异型加工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导轮的外圆加工和开槽。当看到带他的师傅加工产品后脸黑手也黑的模样,和他规划的“穿着整洁的工装,在数百万元的数控机床上编制着烂熟于心的加工程序”职业生涯不一样时,他打起了退堂鼓,并与家人商量,最终母亲用“既然干了就踏踏实实干,干好了都一样”定住了他的心。

他凭借着骨子里那股勤奋、刻苦和认真,在较短时间内就熟悉了导轮的外圆加工和开槽的加工诀窍,自己加工产品的时间越来越短、质量也越来越好。由此,吴顺明的眼睛不再仅仅盯着自己加工导轮那“一亩三分地”了,他开始慢慢琢磨起周边工序的加工。2017年随着事业部产品结构的调整,吴顺明凭借踏实好学和良好的技能水平被调到型材精加工组,从事棒材的精磨加工。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他加工的产品几乎成为了免检产品,他获得了“质量先进个人”称号,更是被推选为小组的质量员,负责小组加工产品的抽检分析等各项质量管理工作,为提升小组加工产品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20年型材精加工组一次综合合格率比2019年提高了0.24%,吴顺明自己更是没有产生一起产品加工报废事件。

在不断历练的过程中,吴顺明不仅练就了过硬的岗位本领,更是熟练掌握了多用磨等各种磨床以及倒角机、刻痕机的操作技能,成为事业部“多面手”的典型代表。

“不急,慢慢来,先把根扎深,把基础打牢。”这就是吴顺明对成长的感悟。

砥砺前行:迎难破难与发展同频

“这个产品比原来加工过最细的产品外径还要小0.2-0.3mm,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班前会上,小组长安排任务时多次强调的产品,此刻正放在吴顺明旁边的待加工区内,等着吴顺明去“啃”细它。

该产品质量较轻,加工过程中产品容易被冷却液冲走,导致加工面不完整,产品圆度和尺寸达不到要求,且由于外径细小,不易观察加工情况,对该产品的加工大家都没有太多的信心。在此情况下,吴顺明没有退缩,他细心观察和摸索,发现只要解决产品在两个砂轮间的固定问题和产品加工进刀量的问题,产品就能实现很好的加工。他通过不停地调试设备同时自制辅助工装最终解决了该产品的加工难题,保证了这批产品的顺利交付,并通过此次技术攻关,为细小产品的加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为事业部小微棒材产品订单的大幅增长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作为第一个“啃”细棒材的人,吴顺明敢迎难、善破难,那吴顺明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他始终能够与企业、时代要求同频共振。2021年,自硬公司全面推广精益生产,吴顺明在接触过几次培训后,深刻感受到精益生产对效益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他先后针对无心磨加工工器具的定制管理、加工效率提升等方面提交了多条提案,其中通过改进工装使自动进料机效率提高了1倍,通过改进加工方式使某类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升10个百分点……

吴顺明常说,作为一名“85后”的新时代青年,更应该懂得新时代需要什么。未来他将继续钻研,将所学所长运用到促进型材产品更高质量发展上来,切切实实不辜负新时代。

版权所有: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2020年  京ICP备0501758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101号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运维单位: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我来纠错    投资者   求职者   传媒者   同业者   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