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

走亲戚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22-03-15
字体:【】 【打印颜色:

今年除夕年夜饭上,两杯酒下肚,平日里话不多的父亲几兄弟就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关于走亲访友的事。

父亲是“50后”,整个童年都处在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家家几乎都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吃点好的,运气好或许还能添件新衣服。他们过年最开心的,就是走亲戚。

走亲戚首先是要准备礼品,礼品一般是一包袱煎饼,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就再搭配上几个黄面馒头。当时的馒头可是好东西,大家都舍不得吃,互相送来送去,时间长了馒头都干得裂开了花。

到了亲戚家,小孩们最关心的当然是压岁钱了。压岁钱一般是一毛居多,个别稍微富足点的亲戚给两毛。听父亲说,他十岁那年有个从东北返乡的亲戚给了他五毛钱,当时他兴奋极了,脑海中迅速制定了一份长长的购买清单,但很快就“乐极生悲”,听说了此事的奶奶硬生生从他手里“抠”走了那笔“巨款”。

除了压岁钱,对那时的孩子们来说,走亲戚第二重要的当然就是吃了。当时大家虽然都穷,但吃饭还是很有讲究的。先要上一壶“老干烘”(本地的一种茶叶),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临近中午时开始“点心点心”,就是下点面条或者水饺,先吃上一口垫垫肚子。正餐一般要到下午两点以后才开始,标配一般是四个菜一壶酒。菜里最金贵的要数咸鱼了,当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叫作“客不翻鱼”,也就是吃咸鱼只吃一面,因为一个家庭过年也就买两三条咸鱼,一条咸鱼要接待两次客人,要是有哪个小孩子不懂事,把鱼翻过来吃了,主人和客人就都尴尬了。酒自然也不是敞开喝的,一般是喝一壶酒,喝开心了最多也就喝两壶,这自然也是因为酒是有限的,喝多了人家下一次来亲戚时就不够了。总之,走亲戚时要时刻保持克制,免得给人家和自己带来尴尬。

这是我父辈走亲戚的故事。我作为一名“80后”,现在的生活用老一辈人的话说,就是天天都像过年。走亲戚似乎成了大家要完成的任务一样,人人都开着车,就连吃饭也都挑着青菜吃,生怕多吃一口肉就长胖。孩子们一人抱着一个手机,似乎走亲戚这件事和他们无关,少了父辈们和我童年时的那份幸福感。

版权所有: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2020年  京ICP备0501758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101号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运维单位: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我来纠错    投资者   求职者   传媒者   同业者   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