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曾经以为这个词离我是那么遥远,令我神往却难以企及。直到此刻,我站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上,看着脚下的冰面泛着晶莹的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记忆随着冰面延展。2008年的夏天,我还是一名小学生,但圣火传递和开闭幕式的盛大场面已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十余年过去了,那红旗下的热情、自豪与骄傲依然在我心里澎湃。令我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我工作后的首个项目竟然就是参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山巅,我不觉热泪盈眶。
赛道初体验
当第一次站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最高点向下俯视时,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全长近两千米的赛道,垂直落差达121米,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海坨山脊之上,雄伟而壮观。很难想象,建设团队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赋予这条巨龙躯体和生命。那些在公司培训时听到的数据、人物和故事,也逐渐丰满起来。沿着山势,建设者们精心搭设“龙”的骨架,再为它注入血肉、连通经脉,而我将要参与为“巨龙”点亮双眼、赋予生命的过程,实在让人激动不已。
争创精品工程
第一次进入赛道对冰面进行巡检时,我丝毫看不出冰面有任何不妥,满心想着这不是做得很完美了吗?一抬头却发现我的师傅(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机电项目经理李宇)先是查看PLC柜显示屏上的温度,确认无异常后,又穿上防滑冰鞋,小心翼翼地从赛道的矮墙侧翻进赛道,用手仔细地触摸冰面,检查是否有融化现象。经过再三确认没有问题后,他才放心地翻出赛道,继续向前巡检。我急忙跟了上去,师傅并未跟我交谈,只是继续细致地检查着。半晌,我喃喃说:“师傅,我看这已经很完美了。”师傅回头看了我一眼,说:“完美,不是靠眼睛看出来的。是用你的笔记录数据、用你的手感触冰面、用你的头脑观察思考总结出来的。对待任何一个项目都要这样。精品工程,是一点点踏踏实实做出来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宝冶企业使命。”再后来,随着我对这个团队了解得越深,我越深刻理解,什么叫“敬业”。照明、计分计时系统的精密调试,设备仪表的维护运营……为了保障训练,同事们每天6点之前就要到达场馆进行调试,深夜训练结束后还要进行检查。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这条巨龙得以腾飞于华夏大地之上。
兑现大国承诺
2月20日,为期16天的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中国用完美的表现兑现了对世界的承诺,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再次得到完美诠释。集团公司用高质量、高水平、零缺陷的金牌服务交出了央企国家队的出色答卷,为顺利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了五矿力量。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历经四年时光,作为一名年轻建设者,我虽未赶上建设伊始时的艰辛探索,却对需要匠心精神来呵护的赛道维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条晶莹的冰龙身上,我们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冬奥之花”的艳丽绽放,让中国五矿的匠心精神伴随着雪游龙一起骄傲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让世界为之瞩目,让世界为之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