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

班佑河畔信仰之光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21-08-19
字体:【】 【打印颜色:
若尔盖大草原,天幕蔚蓝,云朵如棉。灼灼日光下,草原青青,野花丛丛,牛羊成群。班佑村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群英雕塑,在蓝天白云下,在青草野花牛羊旁,静静矗立。淡淡的丹霞红在阳光的照射下,生发着希望的光芒。这座宏伟的纪念碑和雕塑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在班佑河畔牺牲的七百多名红军战士而建的,这是红军长征历史上非战斗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
“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察看,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是曙光和胜利……”纪念碑碑文摘自王平将军自述。
1935年8月,七百多名红军战士,用革命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抵御高原反应、伤病、饥饿……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一步步走过了草地,却最终没能走过班佑河。不是他们不愿走过去,而是肉体的生命力量只能支撑坚持到此了……他们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背靠着背,在班佑河滩集体长眠。
红军所过的草地,实则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主要在川西北若尔盖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黑河和白河流经于此,河道迂回,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蒿草、乌拉苔、海韭菜等,在上形成草甸。草甸之下,泥泞不堪,积水淤黑,浅处没膝,深处没顶。此处没有村寨,没有道路,鸟兽绝迹,人烟荒芜。在草地上行走,必须脚踩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行。若陷入泥潭,则会越陷越深,直至被沼泽吞没。
草地区域气候多变,时而晴空,时而冰雹,时而迷雾。5至9月是草原雨季,充沛的雨水更使茫茫草海变得无边无垠、险象环生。草地上的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会使身体上的伤口红肿溃烂。
据史料统计,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草地中,有无数将士将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茫茫沼泽。红一方面损失将士约6000人,红二方面军损失将士约3000人,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将士过万名。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组织都能感觉到痛楚,面对死亡人都会有本能的惧怕。可是什么让这些革命先贤不顾个人安危,不惧天堑天险,不怕围追堵截,不畏献出生命?
“戴镣长街行,志气越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共产党人刘伯坚被捕后,在重兵押送下,拖着重镣慷慨赴死。红三十四军师长陈树湘率部掩护主力撤退腹部中弹被捕。敌人押送途中,陈师长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绞断后慷慨就义,年仅29岁的英雄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泸定桥上,红军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一营二连22名勇士,在被火烧烫的13根铁索上冒着枪林弹雨攀爬前进,向死而生……
再一次在雕塑前肃穆,我读懂了两个词——“精神”与“信仰”。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肉体可以被折磨、被摧毁,但精神不灭、意志不消,信仰永存!而信仰,作为已经融入我们滚烫生命的精神基因,曾经或者以后,都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它所生发的希望之光,必将照亮未知的奋斗之路。
版权所有: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2020年  京ICP备0501758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101号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运维单位: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我来纠错    投资者   求职者   传媒者   同业者   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