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那座高一点的山峰叫金寨,右边矮一点的叫银寨。据当地老百姓传说,从前有一只金凤凰从这里飞过时,在山顶下了两只蛋,后来两只蛋变成了金寨和银寨两座山峰。当年我们就是在两座山峰的脚下找到了矿……”父亲和我站在湖南郴州的一处山腰上,他一边用手指向山顶左侧两座高高耸立的山峰,一边向我娓娓道来,仿佛回到了五十多年前那个激情澎湃的创业年代。
父亲所说的这个矿就是铀矿。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使用的铀原料就是从这个金银寨矿区开采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霸权国家利用其掌控的核武器对我国进行威慑讹诈。毛主席虽然明确指出原子弹是纸老虎,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大国角力,没有原子弹是不行的。1955年,中央决定开始筹建核工业。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我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研制原子弹这一艰巨的任务,并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为总负责人的专门领导机构,全面统筹和调动举国之力建设核工业。
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地质学家对湖南南部可能存在大型铀矿的分析,地质部门通过航测在金银寨区域发现异常,随后派出人员实地普查进一步发现了强烈的放射性感应,基本判断该区域储藏着铀矿资源,于是国家组织力量开展地质详勘,父亲作为第一批人员派驻到金银寨进行勘探作业。不久,地质钻探结果出来,显示该地区铀矿储量丰富,而且矿石品位高。消息令人十分振奋,随后,中央从全国各地调来数千名各类专业人才和干部职工,全面开展“边勘探、边建设、边生产”,并调集部队对矿区周边进行军管保护。金银寨矿区开采出来的矿石,由火车运至湖南衡阳的冶炼厂进行加工提炼,再发往大西北,最后加工成原子弹爆炸所需的浓缩铀。
“当年我们来金银寨时,这里是一片荒山野岭,我们用木板搭建简易住房,屋顶用毡布遮盖,夏天蚊虫叮咬,酷暑难耐;冬天时常雨雪交加,严寒逼人。但是我们不怕苦不怕累,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扑在工作上,大家都想为我国早日建成自己的核工业多出一份力……”父亲面朝山峰继续向我讲述着那个火红年代的往事。几十年后重返故地,老人依然激动不已。父亲在金银寨矿区工作将近十年,之后被调往其他地区继续从事铀矿地质工作,多年来金银寨情结一直萦绕着他。前年我回湖南休假,父亲特意让我开车陪他去金银寨看一看。昔日的采矿区因资源枯竭已闭坑多年,通过复垦造林,如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一阵山风掠过,草木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父亲驻足观望良久。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艰苦卓绝的努力,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是一次让中国人挺直腰杆的爆炸,它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蘑菇云升空,举国欢腾!父亲多次跟我说道,当时从收音机里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他和同事们兴奋得一夜没睡觉。
“两弹元勋”邓稼先曾说过,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背后,既有我们现在熟知但在当时选择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也有千万普通工作者,他们的经历是一生中最难忘、最骄傲的岁月记忆。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两弹精神”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