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

辨真伪 不信谣 不传谣

——从一则关于西藏唯一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新闻说起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20-05-12
字体:【】 【打印颜色:

“冠子,冠子,快来看,这个人太厉害了!”我朝妹妹喊道。

“出什么事了?”她凑过来。

我翻看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么一张图片,忍不住为主人公的机智点赞。图片上的文字是这样的——西藏唯一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这个人绝对是个人精,当百万人涌向湖北大小医院时,这位老兄非常冷静地买了最后一班飞往西藏拉萨的机票,下了飞机直奔医院,成了西藏唯一一位肺炎病人。这个老兄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从随州出发一直到走进西藏第三医院,自我隔离做得非常好,全程合计接触24人,无一人感染,当湖北一个医生面对无数患者的时候,他却享受全省医疗资源救治他一人的待遇,顺便还上中央台刷了把存在感。可见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

面对这么一则消息,我们忍不住聊起来“这个人是干什么(职业)的?怎么这么厉害!”“他为什么飞到西藏,不去别的近一点的省份呢?”好奇心勾起我开始查询相关讯息。然而,真相却大相径庭。据新华网的消息,这位张先生是湖北随州人,一早就计划好利用春节假期进藏旅游,实现多年的“西藏梦”。在武汉封城前曾去过武汉,后在武昌乘坐火车到拉萨。直到下火车的第二天他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才赶到医院进行治疗,后治愈出院。得到这样的真相,我所谓的“佩服”之情瞬间消散了,也无心再去查这位先生从事什么工作等各种八卦信息了。而是进行了深深的反思——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为什么毫无思考就轻易直接相信了?为什么没有进行思考性阅读?如果不是因为好奇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真相,我很可能以讹传讹地把这条信息讲给更多人听了。

首先,发这条朋友圈消息的是外部公司的一位领导,平素虽交往不多,但也是一位充满正能量、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所以,从他朋友圈里看到的信息我下意识地就相信了,这不就是所谓的“盲目迷信权威”吗?是啊!人不总是容易相信专家、老师、各种权威吗?其次是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崇拜情节所致。消息描述的过程堪称是一次英雄的自我救赎之旅,冷静、理性、行动迅速、不牵连他人……这难道不是一个英雄所具备的全部素质吗?简直就是“完人”。最后是渴望自己的心理预期得到满足所致。我们总是渴望生活里的一切都能趋于圆满、欢喜,主观性地忽略悲伤和离别。所幸,张先生治愈了,他接触过的人员也都无恙,这是完满的结果。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期,我们有多么期盼好的消息,就有多么易于相信未经证实的积极信息。

虽然,这则消息没有传递负能量的嫌疑,但确确实实是一则谣言,而我差点就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和假消息收割的“韭菜”,擦过冷汗之后,只能庆幸这则虚假消息没有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在信息爆炸、资讯庞杂的网络时代,辨别消息的真伪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时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篇文章都是图文并茂、旁征博引,到底孰真孰假,这需要我们有辩证的阅读思维和科学的辨别方法。在疫情当前的特殊时期,我们更需要擦亮双眼,抱着怀疑和兼听则明的态度,尽量追溯信息来源(尤其是看清消息的利益获得者),对于实在辨别不了的消息,就心存辩证地看待吧,不要给虚假消息以可乘之机。

版权所有: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2020年  京ICP备0501758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101号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运维单位: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我来纠错    投资者   求职者   传媒者   同业者   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