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文化

平凡之路上的非凡“钢铁裁缝”

——记成都工匠、中国五冶“首席技师”林波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19-07-02
字体:【】 【打印颜色:

穿上防护服,带上手套、口罩和面罩,他用一双沉稳的手,举起焊枪,精密“织衣”,在耀眼的焊花中,追求着钢铁最精准的剪裁。

他是林波,全国冶金建设行业技术能手,中国五冶集团首席技师、领军人才。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它被成都市评为“成都工匠”。从学徒到能手,再到远近闻名的“全能工匠”,他在焊工岗位坚守29年,用汗水滴灌出一朵又一朵夺目“焊花”。

用钢铁“绣花”的五冶匠心

1990年,16岁的林波从学徒做起,开始了他的“工匠之路”。在此后的人生中,一个面罩、一把焊枪、一身防护服,几乎伴随着他每一天。

世界最大单体建筑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亚洲最大室内演艺中心成都大魔方演艺中心……哪里施焊难度最大,他就工作在哪里,哪里有别人完成不了任务,就总有他冲在最前方的身影。

2018年11月8日,是中国首座以露天音乐广场为主题的地标性城市文化公园——中国五冶集团成都露天音乐广场项目两根主拱合拢的重要施工节点。

在助力“钢铁凤凰”凌空展翅的过程中,林波这位“钢铁裁缝”用毫米级“编织”展现着非凡的实力:凤凰“双翼”——舞台主拱五条焊缝必须全部熔透焊接,焊接团队必须经过预热、焊接中控制温度、焊后保温处理“三大难关”,更要克服高空仰焊、倒斜45度仰焊、斜45度爬坡焊接等各种不易作业的焊接难题……

最终,“钢铁凤凰”如变魔术般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创下半小时精准合拢的历史一幕。

中国五冶集团承建的南充博物馆项目,钢结构屋盖选用Q420B高强度合金钢,强度仅次于北京“鸟巢”,总重量达7800吨,焊接难度之高可想而见,林波带领班组开展技术攻关,从焊接手法到坡口形式再到起弧收弧,层层把控,圆满完成焊接任务。而在西南在建第一高楼——绿地468项目中,林波率领的焊接团队成功攻克了焊接难度最大级别的120mm厚板焊接技术,不仅展现了中国五冶在厚板焊接上的先进技术实力,更用手中的焊枪助力中国五冶攀登上一座座“大、难、新、异”钢结构制安高峰。

他的“焊水”滴灌在重型工业厂房钢结构、桥梁钢结构、高层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工艺钢结构等诸多领域。其中,有9个项目的钢结构工程获得我国工程建设焊接最高质量奖—— 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而全国冶金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全国冶金建设行业优秀焊工、成都市能工巧匠等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也成为了这位“钢铁裁缝”在行进路上一个个厚实的脚印。

“一束光接力另一束光”的薪火传承

成为一名焊工29年,林波就在施焊一线默默耕耘了29年,在他看来,工匠精神不仅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是对焊工技艺和精神的坚守与薪火传承。

在钢与火的锻造中,林波成为了中国五冶焊接队伍中的一颗“明星”,他不仅擅长焊接多种材料,如碳钢、不锈钢、低合金钢、铝合金、铸铁等,更精通多种焊接方法,特别在厚板焊接上有个人独到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公司内部,在60mm以上的钢板对接焊接中没有几个人能在合格率上比得过他,而在100mm以上的钢板对接和焊缝缺陷处理中他更是鼎鼎有名的佼佼者。

“2003年,我来到成都加入中国五冶,16年间,我把车间当成第二个家,我没有去过青城山都江堰,也没有去过宽窄巷子和锦里,但我用我的双手让这座城市面貌发生着变化。”林波常说,他相信一句话:人生没有第一,只有始终如一,不平凡的工匠之路当用最平凡的坚持、最平凡的付出来奠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生产中,林波不断带动工友提高专业水平,乐于帮助青年员工,积极做好“传帮带”。他认为,最具意义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每年,林波亲自带教1-2名技校实习生,指导新进员工和技术能力水平较低的青年员工,帮助他们熟悉、掌握工种技能,并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和经验,16年间带出了20多名徒弟。这些焊接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在经历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青涩稚嫩到独当一面的变化之后,又如接力一般奔赴中国五冶的一个个在建项目中,壮大着公司焊接队伍的实力。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传承技能技艺,林波主动参加焊接行业焊工操作技能教师考试,取得了特种设备焊接作业指导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五冶集团焊工培训中心的兼职教师,芬芳桃李遍布五冶。

用一束光接力另一束光,林波一直坚持着工匠精神的传承之路。在月朗星稀的陪伴下,在路灯孤影的昏黄中,在焊花四溅的车间内,写满了他作为一名平凡工匠的一线故事。

版权所有: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2020年  京ICP备0501758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101号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运维单位: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我来纠错    投资者   求职者   传媒者   同业者   浏览者